晨光微露里,寻一份生活的温度

晨光微露里,寻一份生活的温度

anson 2025-08-25 取卵 4205 次浏览 0个评论

清晨六点,天还蒙蒙亮,我踩着露水斑驳的石板路,沿着泥泞的小径来到村头的养鸡场,远远望去,偌大的鸡场被晨雾笼罩,宛如一幅水墨画般静谧,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,扑面而来的不再是往日里此起彼伏的鸡鸣声,而是几只慵懒的鸡在角落里打着瞌睡,偶尔发出轻微的咯咯声。 养鸡场的主人李大爷正在收拾着鸡笼,一见到我就笑着说:"又来取鸡蛋啊?"我点点头,看着他布满老茧的手熟练地在鸡窝里翻找,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了三年前,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养鸡场时的情景,那时的养鸡场气象万千,每天要处理上百个鸡笼的鸡蛋,现在却只剩下了不到二十个鸡笼在维持着最后的运营。 "现在的年轻人都跑到城市里去了,就连我儿子也在城里开了家便利店。"李大爷一边小心翼翼地取着鸡蛋,一边感慨道,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无奈,却又透露出一种释然,我注意到他的动作明显变慢了,腰也微微佝偻着,想必是年纪大了有些吃不消了。 看着他在鸡笼里仔细寻找,我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的那个早晨,那天我第一次来到养鸡场,刚刚搬到这个小区时就被这家养鸡场新鲜的鸡蛋吸引,还记得那时的养鸡场热闹非凡,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这里叽叽喳喳地挑选着新鲜鸡蛋,李大爷的儿子还在这里帮忙,年轻人精力充沛,能说会道,和顾客们打成一片。 "现在的鸡蛋都去哪儿卖了?"我随口问道,李大爷的目光有些黯淡,轻声说:"大部分都通过中间商直接卖给超市,自己这里的生意越来越清淡了。"我注意到他的手有些颤抖,鸡蛋在他手中显得格外珍贵。 那时的养鸡场可不一样,每天清晨都会有一群群主顾在这里排队等候,李大爷的儿子总是能说会道,把鸡蛋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,记得有一次,我问他为什么不直接把鸡蛋送到超市卖,他就笑着说:"超市里那是机器的价格,我们这里是老百姓的温度。"可现在的现实却让这份温度渐渐消失了。 "现在的年轻人都更喜欢超市里的鸡蛋,觉得更方便。"李大爷叹了口气,"他们说这里的鸡蛋虽然新鲜,但太麻烦,得特意跑一趟,还要和人争着取。"我听出了他话里的无奈,城市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留给传统养鸡场的时间越来越少。 看着李大爷将两个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纸盒,我突然想起了三年前的一个场景,那天我也来取鸡蛋,遇到了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小孩,她一边取鸡蛋一边给孩子讲解如何挑选新鲜鸡蛋,孩子稚嫩的询问声和妈妈温柔的解答声在养鸡场里回荡,那时的养鸡场里总是充满了这样的声音,温暖而充实。 "要不要多取几个?"李大爷突然问我,我摇了摇头,"就两个吧,家里不需要那么多。"他点点头,将鸡蛋轻轻放进我的购物袋里,他的动作里带着一种我读不懂的复杂情绪,像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,又像是对未来变化的无奈。 我拿着鸡蛋往家走,路过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时,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整齐排列着各种包装精美的鸡蛋,那些鸡蛋被机器化的生产流程和标准化的包装所符号,失去了养鸡场里那份独特的温度,也许这就是时代的进步,但我总觉得少了些什么。 回到家,我把鸡蛋放在桌上,仔细端详着它们光滑的表面,突然间,我想起了李大爷说过的一句话:"鸡蛋是有灵性的,得用心去取,才能拿到好鸡蛋。"那时我还觉得这不过是老一辈人的怪癖,现在却觉得这句话里藏着深意。 我打开冰箱,把鸡蛋放在里面专门放鸡蛋的格子里,看着它们安静地躺在那里,突然觉得这两个鸡蛋承载着太多故事,它们是养鸡场里最后的坚守,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老人对生活的坚持,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份温度。 窗外的阳光渐渐照进来,照亮了桌上的鸡蛋,我知道,这个世界在不断地变化,但有些东西,我们还是要尽量去保留,就像这个清晨,虽然城市的喧嚣已经开始,但在这个小小的养鸡场里,我还是找到了那份属于生活的温度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宝芮网,本文标题:《晨光微露里,寻一份生活的温度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